顏色的視覺現象之色適應
由於環境光對眼睛的持續作用,致使眼睛對環境光產生一定的抵消作用,而使顏色視覺受影響的現象稱為色適應。色適應包括亮度適應和顏色適應
1.亮度適應
人眼具有在照明條件相差很大的情況下工作的能力,但需要有一個生理調節過程對光的亮度進行適應,以獲得相對清晰、真實的影像,這個過程稱為亮度適應。這里所指的生理調節過程包括瞳孔的縮放和視覺二重功能的更替兩個方面。亮度適應分為明適應和暗適應兩種情況。
(1)明適應。
當人由暗環境進入亮環境時,一開始會感到光線刺眼,睜不開眼睛無法看清物體,但經過一分鐘左右時間,人眼就適應了,能夠獲得清晰的視覺,這種適應過程稱為明適應。這段時間內包含了兩種生理調節過程:瞳孔縮小,減少入眼光能量同時由桿體細胞起作用迅速轉變為錐體細胞起作用,即由明視覺取代了暗視覺,人們又能看清周圍物體的顏色與細節了
(2)暗適應。
當人由亮環境進入暗環境時,開始人眼同樣會感覺到不適應,看不清周圍的物體,經過十幾分鐘後,人眼重新適應了新的亮度水平,能夠看清周圍物體,這種適應過程稱為暗適應。暗適應的生理調節過程與明適應相反,這種變化為:瞳孔放大,增加人眼光能量;同時由錐體細胞起作用轉變為桿體細胞起作用,即由暗視覺取代明視覺。視覺感受性在進入黑暗中的十五分鐘內能提高數萬倍,視覺達到完全暗適應最長需要四十分鐘之久
2.顏色適應
在明視覺狀態下,視覺系統在顏色刺激的作用下所造成的顏色視覺變化稱為顏色適應。
顏色適應過程是這樣的:人眼對某一顏色光適應以後再去觀察另一物體顏色時,不能馬上獲得客觀的顏色感覺,而是帶有先適應色光的補色成分,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才能獲得客觀的顏色感覺。
例如,當眼睛較長時間註視一塊大面積的紅色樣品後,再去觀察黃色樣品,這時黃色樣品上會顯現出綠色,經過一段時間,眼睛會從紅色的適應中恢復過來,綠色逐漸消退,黃色逐漸還原。同樣,若先對綠色適應會使黃色變紅。
一般說來,對某一顏色光預先適應後則眼睛對該顏色不再敏感,當觀察其他顏色時,則其他顏色的明度和飽和度都會降低,顏色感覺向被適應顏色的相反方向變化。
顏色適應的這種作用也稱為負後像。明度也有負後像,在灰色背景上註視白色紙片較長時間,拿走白紙片,白紙片的地方會出現較暗的負後像紙片後會出現較亮的負後像。負後像現象用顏色視覺理論中的四色學說可以很好地解釋這是由於長時間觀察一種顏色後,相關視素的對立活動開始所引起的。
因此,在顏色視覺實驗中,如果先後在兩種不同環境下觀察顏色,就必須考慮到前環境對視覺的顏色適應影響,應當過幾分鐘以後再進行顏色觀察工作。印刷生產過程中觀測顏色要盡量保證照明和觀察條件的一致。